中華隊2025 WBC資格賽晉級全回顧|投手世代交替、2026經典賽展望一次看

2025 WBC資格賽中華隊徵召不順、打線失靈,靠莊陳仲敖、徐若熙、孫易磊等新世代投手聯手壓制西班牙,終於挺進2026經典賽,WBC資格賽晉級關鍵全紀錄一次看!

2025這一屆WBC資格賽,中華隊能一路拚到晉級,真的沒人敢保證。從徵召開始就問題連連——旅美球員無法報到、中職戰力有所保留、主力球星傷退。這支中華隊,從一開始就是「能打的都不在、上場的全是新血」的狀態。

但跌跌撞撞之中,中華隊還是拚到了最後一席進軍2026WBC經典賽的門票。這不只是一場勝利,更是一次世代交替的關鍵時刻:年輕投手群展現抗壓實力,第二國家隊雛形悄然成形。

中華隊資格賽集訓名單
中華隊資格賽集訓名單

WBC資格賽晉級之路難上加難

還記得資格賽名單一公布時,整個台灣球迷圈幾乎是一片問號。這支中華隊,從開訓到集結都充滿變數,徵召過程更是用「艱困」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。原本計畫要打主力陣容的中華隊,卻因為大聯盟春訓時間撞期,許多旅美好手像是鄭宗哲、李灝宇無法歸隊,林家正更是在答應徵召後臨時收到春訓邀請,只能請辭。至於原本設定為王牌的古林睿煬,也因傷退賽,直接打亂投手佈局。

教練團只能緊急啟動「Plan B」,找來更多中職潛力新秀與替補選手補上空缺。但更棘手的是,2023年拿下亞軍的12強主力班底,有近半數都選擇休養或退出資格賽。也就是說,這支中華隊不只是缺主將,連默契和系統都得從零開始磨。

在這樣的情況下,旅外與中職的戰力拼湊出一支「臨時國家隊」,光看名單就讓人捏把冷汗。甚至有球迷直言:「這根本是第二代表隊。」但偏偏就是這支備案軍,最後扛下了晉級壓力,一步一步打進經典賽。這場比賽他們不是在比實力,而是在比撐下來的決心與信念。

這屆資格賽的組隊過程,真的比打比賽還難。

  • 鄭宗哲、李灝宇、林家正:因旅美春訓因素無法加入
  • 古林睿煬、陳子豪:傷勢考量婉拒
  • 十二強主力陣容:多數未參與本屆資格賽

投手群只剩一半中職現役戰力,打線則失去最重要的大砲,打DH的人一場換一個,根本找不到節奏。這樣的中華隊,被外界認為「沒希望」。但他們自己不這麼想。

打線火力不穩,DH變成最大破口

要說這支中華隊最大的罩門,絕對是「打線火力」。過往幾屆國際賽,我們再怎樣至少都還有幾個可以扛全壘打的中長程砲手,但這次呢?開出來的名單裡,沒一個是中職經典型的大砲型打者。陳俊秀、高宇杰因傷或體能因素沒被列入、王柏融狀況未明、林立則專注中職春訓未徵召,原本期待的中心棒次人選幾乎全數缺席。

最尷尬的還是DH這個位置。打國際賽DH本來就是「火力解套」的最佳解方,但中華隊偏偏沒有人能夠扛起這個角色。你會發現DH棒次反而成了中華隊最弱一棒,這在全球都把DH當重砲位置的球隊中,幾乎是逆風操作。

最可惜的環節,就是原本極具破壞力的陳子豪因腰傷退出。這一變動,讓中華隊的指定打擊人選始終懸而未決,教練團嘗試了多種組合都找不到穩定輸出者,也缺乏能擔綱「第二棒串聯」的攻擊手。

前三場比賽,除了對南非稍見火力外,面對尼加拉瓜與西班牙兩支中南美球隊時,中華隊不僅打線遭到壓制,投手群也無法有效封鎖對手,戰況一度陷入低迷。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火力——沒有DH固定人選,第二棒始終找不到串聯角色,前三戰中華隊火力出不來:

  • 對尼加拉瓜、對西班牙:幾乎被壓制
  • 打者前3局得點率低,常被三上三下
  • 中南美球隊用速球與變速混搭,讓我們打不到點上

而這樣的火力貧乏也反映在實戰上。中華隊在資格賽的團隊打擊率偏低,長打率更是慘兮兮。幾場關鍵比賽,得分幾乎都靠短打戰術、對手失誤或機會戰得分。你很難想像這支球隊靠著沒有長打能力的陣容,最後竟能從死亡邊緣殺出重圍。

但某種程度也正因為這樣,這支球隊更值得被記住。因為他們證明了一件事:沒砲也能打贏球,只要團隊夠黏、戰術夠狠、執行夠精準。

生死戰再碰西班牙,中華隊靠三位年輕投手力挽狂瀾

火力貧弱的中華隊能挺過這次資格賽,靠的就是一條神級投手線。這次教練團從一開始就知道,進攻拼不了,那就守住每一分──而徐若熙跟莊陳仲敖,就是這場硬仗的最大關鍵。

附加賽對上西班牙,正是中華隊在資格賽首戰慘敗的對手——當時被打下12分。這次重逢,壓力倍增,卻也成為中華隊證明自我的舞台。

  • 先發莊陳仲敖:旅美24歲右投,效力運動家隊小聯盟體系,2024年在1A至2A繳出2.05防禦率、6勝2敗的優異成績。雖然此戰前兩局略顯緊張,但完成三局任務,為後段鋪路。
  • 中繼徐若熙:有「龍之子」之稱的國內最強投手,上場後飆出5K,穩定投手節奏,僅失一支陽春砲,是撐起勝利的最大功臣之一。
  • 關門孫易磊+曾峻岳:20歲的孫易磊關鍵時刻頂住壓力,滿壘連續三振解套。第九局交由曾峻岳關門,連飆3K完美收尾。

徐若熙在首戰先發面對巴基斯坦,一上場就展現壓制力。雖說對手不是強隊,但他那完美控球與飄移速差,讓人立刻感受到「這是國際賽等級的投手」。後續出戰關鍵戰役時,他更是在壓力之下投出生涯代表作,讓人驚艷不已。

至於莊陳仲敖,簡直就是黑馬級的驚喜。他本來是中職定位不明的中繼投手,但這次被拔擢為資格賽先發,整整投了快百球、完封七局,面對西班牙那場比賽直接封神。他的伸卡球跟指叉球搭配完美,讓對手完全抓不到節奏,甚至三振數還領先全隊。

而且不能不提的,還有牛棚表現。雖然名單上沒有一線王牌,但如江承峰、林昱珉等年輕投手輪番上陣,各司其職,教練團安排得精準,不硬撐、不勉強,完全就是靠細膩的調度在撐場面

整體來說,這支中華隊靠的是「投手輪值的精密分工」,不是一個人扛,而是靠一群人撐。國際賽講究的不只是球速跟變化球,更是臨場腦袋與執行力,而這批投手,用表現給了所有人答案。

這場勝利不僅是晉級門票,更是「年輕投手世代」的強勢宣言。

教練團調整奏效,王博玄拉上一棒成奇兵

除了投手發揮,中華隊在打線上的佈局也出現關鍵調整。教練團將王博玄推上第一棒,出奇制勝,成功開啟攻勢。陳文杰、陳傑憲同樣有打點進帳。

最讓人惋惜的是林子偉在第二局擊出「界外」的滿貫全壘打,若判為界內,將大幅拉開比分。不過該局仍有分數進帳,總體來看打線發揮明顯優於前幾戰。

而這場比賽最安靜卻關鍵的存在,是補位蹲捕的蔣少宏。林家正無法參戰後,他扛起主戰捕手重任,與投手群搭配默契十足,被視為未來的「葉君璋接班人」。

在四場關鍵資格賽中,總教練曾豪駒的調度手腕無疑是中華隊晉級的幕後推手。相比於其他國家一套陣容打到底的方式,曾豪駒展現的,是「場場不同、應敵調整」的變動哲學。每一戰,他根據對手戰力、投打習性與自身球員狀況,打造出量身訂做的比賽計畫,讓中華隊能針對性應對不同挑戰。

這樣的調度模式,一方面帶動板凳氣氛與球員信任感,讓大家知道「隨時可能上場、人人都有角色」;另一方面,也逼迫對手教練團難以預測中華隊的出招,讓比賽始終維持主動權。
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他在面對壓力時的沉穩態度。鏡頭前的曾豪駒不苟言笑,但場邊傳來的戰術暗號卻不斷在變,證明他不僅沉得住氣,還能在緊張節奏中做出果斷決策。這份調度膽識,是中華隊晉級的無形資產,也將成為未來WBC正賽的重要憑藉。

投手接班成功,第二國家隊雛形成形

儘管這次資格賽陣容並不完整,但中華隊收穫的是一整套可以打國際賽的年輕投手群。包含:

  • 莊陳仲敖(24歲)
  • 徐若熙(24歲)
  • 孫易磊(20歲)
  • 曾峻岳(23歲)
  • 沙子宸(21歲)
  • 林維恩(19歲)

他們不只是WBC資格賽的救火隊,更是未來中華隊在各項國際賽事的重要骨幹。這群人將可能組成2026 WBC的主力輪值與牛棚班底,甚至2030國際賽舞台上的中流砥柱。。

但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一個問題——中職本土投手的國際賽表現仍需加強。如呂彥青與陳韻文分別在對西班牙與尼加拉瓜一戰中失守,讓中華隊痛失優勢。此點在後續訓練與選才上,仍需深思。

2026 WBC經典賽中華隊完全體能拚進四強嗎?

隨著資格賽結束,中華隊正式晉級2026年WBC經典賽正賽。明年中華隊的挑戰不會更輕鬆,但條件卻更完善:

  • 旅美球員可望歸隊:鄭宗哲、李灝宇、張景淯等人若能回歸,中華隊打線深度將大幅提升。
  • 本土投手群經驗加持:徐若熙、曾峻岳、孫易磊已歷經資格賽洗禮,能更從容應對強隊。
  • 外卡戰力潛在加入:如響尾蛇隊看板球星Corbin Carroll(卡洛)若表態參戰,將成戰力最大補強。

屆時,中華隊將真正擁有「完全體」陣容,也有機會挑戰前所未有的四強成績。

TEAM TAIWAN挺台灣

打敗西班牙,復仇成功
打敗西班牙,復仇成功

WBC資格賽晉級的隊伍中,也許不是最強的一隊,卻是最有韌性的一隊。缺人、失火、險勝,樣樣都遇過,最終還是挺進經典賽。這是一場屬於年輕人的勝利,更是一次世代交棒的轉捩點。2026年經典賽,中華隊會更完整、更成熟,也更值得期待。

別再說這次是運氣好、中南美球隊太鬆。我們靠的是抗壓的投手、敢賭的教練、靈活的調度與團隊的信任。這不是最強的那一支中華隊,卻是最值得尊敬的那一支。2026年,我們不只要晉級,我們要挑戰四強!

看完這場精彩回顧,是否也對國際賽事燃起熱血?無論你是關注 MLB、WBC 還是中華職棒,都別錯過我們的體育運彩文章,不只教你看懂讓分、大小分等基本玩法,更會在經典賽開打前整理最新賽程盤口與下注建議,讓你從球迷晉升運彩型分析師不是夢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